【内容合作/留学咨询 | 微信号:yizhili2019】宝牛E配
💬 “建模建到崩溃,逃避一个月后还是边哭边学。”
💬 “作品集最后一页,直接承认项目完成度不够。”
💬 “拿到QS第一的RCA,但其实UCL才是像捡漏一样的幸运。”
大胆、不服输、清醒选择,是晨希这短短一年、却大起大落申请之路的标签,从Fine Art到数媒,踩着deadline提交作品集,这是一场0基础跨专业中最真实困境的坦白局:技术难、思维转变更难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,晨希的故事或许能成为一剂强心剂。
杨晨希
一只梨优秀学员
展开剩余93%硕士offer:
皇艺RCA-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
UCL-Digital Media production
爱丁堡-Design Informatics
本科:UAL伦敦艺术大学 Fine Art
01
很大胆
我的作品集最后并不完整
翻阅晨希的作品集,最后一页特别出人意料,不是常规的全面展示,而是明确指出了自己不足的地方,以及未来计划通过什么样的课程来补足。
“我完全没有犹豫过要不要呈现这个不完整的项目,我是一定会放的。”
晨希作品:Ephemeral Awakening
“对于面试官来说,这样的展示是减分和加分都存在的,作品集的完整性方面肯定减分;
但是AI这个项目很宏大,可做的内容很多,我希望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,再不断去改进方案,这种反思和优化的过程,本质上也是设计思维的一部分,我觉得这种作品集最终是看你从不足中学到什么,而不是一个单纯有没有完成的问题。”
所以这个象征AI与人类意识关系的项目,尽管只完成了部分的动画呈现,却成为她申请材料中浓墨重彩的一笔——承载了她最初的热情、最深重的挫折,以及未来跨越障碍的计划和决心。
晨希作品:Ephemeral Awakening
02
在英国宝牛E配
我学会为了自己创作辩护
追溯这种大胆,来源于UAL给晨希带来的最鲜明印记——“追问”与“过程”。
英国的教育体系是非常自由的,更看重的是批判性思维。“我预科读插画的时候,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批判性思维,只是在讲故事;本科在纯艺,批判性思维才慢慢开始起步。”
这里的老师一般不会给答案,而是追问为什么。这种培养方式让晨希学会了为自己的创作辩护,也让她深刻理解到:艺术的价值远不止于最终的作品本身,重要的是你创作的过程,以及你能学习到什么。
英国这几年也让我更加开放,探索了更多的媒介,装置、行为、声音、影像...皆可成为表达的载体。
不断尝试的晨希
03
就业忧虑后
我找到了数字媒体
然而,当本科进入下半程,现实的引力开始显现。纯艺路径的职业前景在英国显得模糊且充满不确定性。“如果能找到工作的话,我可能更想在那边先待个一两年”,但纯艺挺难的。
转型的种子,在大二时看过一个展览后悄然萌发。“马桑数媒艺术作品深深触动了我,点燃了我对数字媒体的最初兴趣。那是一个以游戏形式呈现的、聚焦第三世界的作品。
他的系统、模块化建构的创作方式对我的影响很大,让我知道可以把文化、结构、体验、情感,像拼图游戏一样去组成一个小世界。不会明确地告诉观众自己的感触和观点,而是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了观众。”
马桑《第三世界:底层维度》通过实验性展览、视频游戏和web3代币项目,模拟和叙述了黑人巴西人的经历
这种通过系统性设计,而非线性叙事来传递观点的手法,让晨希窥见了艺术表达的崭新可能——“它与我当时学习的插画专业产生了奇妙的共鸣。”
“我的插画创作也倾向于营造叙事感,让故事在观者心中自然生发。”马桑的数媒作品恰好印证了这点:它提供了一种更具交互性的叙事容器,让创作者的思想得以在观众的参与中流动与延展,可以帮助我将自己的专业变得更加有实用性。”
那一刻,数字媒体对她而言,不再是“另一个专业选项”,而是清晰明确的、值得为之投入的方向。
努力的晨希
04
放弃QS第一RCA
UCL才是捡漏
当QS艺术top 1的RCA和UCL、爱丁堡三校offer摆在晨希面前宝牛E配,晨希居然首先排除的是RCA!
“因为本科读的是艺术院校的fine art,所以在硕士阶段,更期望能在综合性院校多体验一些理论课程。
而且,我了解到UCL这个专业要求已有工作经验的从业者,我当时还以为自己会录不上,所以这个门槛也许是没有的,也可能是现在门槛放宽了,反正当时收到offfer感觉和捡漏了一样🥳。
作为一个还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,我非常看重能从这些经验丰富的同学身上学习交流的机会,了解他们的行业视角与实践经验。”
爱丁堡大学(University of Edinburgh)与伦敦大学学院(UCL)在性质上比较相似,二者都是综合性大学。相对而言,它们的课程强度通常更高,也更偏重技术导向。
而皇家艺术学院(RCA)的信息体验设计(IED)项目,则与我本科的学习模式更为接近——主要采用项目制教学,课程围绕项目展开,整体偏向艺术方向,技术性相对较弱。根据学长学姐的分享,我认为IED其实并非纯艺术导向,只是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。
最终在爱丁堡和UCL两所综合性院校中,晨希选择了UCL。
“一方面,我的本科就是在伦敦完成的,对这座城市更为熟悉;另一方面,伦敦的资源(无论是学术还是行业)通常优于爱丁堡。此外,我个人非常喜欢伦敦——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适合文化创作的城市,拥有层出不穷的新型展览、科技艺术活动以及策展项目。”
更重要的是,UCL专业配备了实力雄厚的技术师资团队,开设有专门的技术课程,并且提供接触产业前沿实验项目的机会,将学生引入真实的行业环境,这些资源对于弥补我的实践短板、拓宽职业视野至关重要。
05
0基础转数媒
作品集更真实的难点
“
建模建到崩溃
还是选择边哭边学
虽然结果很nice,但准备申请的这一年确实是崩溃、崩溃、再崩溃,“入门真不容易,”晨希坦言,“数字媒体要学很多电子软件,像Arduino、建模这些东西,学起来简直让人头大!”
雪上加霜的是紧迫的时间线。本科三年制背景下,大二结束的暑假才开始突击技术,已然让她倍感仓促。“申请几乎是踩着截止日提交的,面对从未涉猎的专业建模,她深陷泥潭:“建到怀疑人生,东西死活出不来,崩溃到大哭是常事。”持续的挫败感最终迫使她将第一个项目搁置了整整一个月,转战其他创作。
绝望之中,技术导师今未成了她的救命稻草。“全靠今未老师‘捞’我”,晨希感激地说,今未不仅提供技术支持,更教会她模块化拆解技术难点、理解底层逻辑。
史今未
一只梨导师 / 游戏设计师
本科毕业于⻄交利物浦⼤学 & 利物浦⼤学
offer:皇艺+帝国理工(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创新设计工程,简称IDE)、RCA皇家艺术学院(InformationExperience Design信息体验设计,简称IED)(预科)、金匠计算机艺术&游戏设计、NYU纽大ITP
“其实按我最初的计划,本该先gap一年夯实技术基础,再从容制作作品集,这样学业和衔接都会更顺畅。” 然而,在家长和老师的push下,晨希硬是在这一年里咬牙完成了申请。 这份“逼自己一把”的坚持,最终还真一下子成了!
被建模折磨的晨希
“
纯艺背景带来的思维惯性,
是另一重无形障碍
“一个是很难落地,一个是我的思维特别天马行空,有时候抓不到重点”,数媒领域对用户互动体验、功能逻辑和落地性的各种条件,让晨希无所适从。“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我有了感触,能说做就做的行动力。”
这种冲突在第一个做的“火锅”项目中尤为明显。这个灵感源于晨希和家人对火锅的偏爱以及《银河历险记》的单机游戏体验,计划设计一个关于火锅微观世界的解谜小游戏。
晨希作品:Flavors of the Flowing World
“但我并没有意识到游戏需要提前设定很多规则,建立一个系统游戏世界观,过程中都是我想到什么就提出来,点都比较分散,比如四川辣锅的part,最开始我没有设定配对的环节,只是让玩家在这个场景下走一遭看一看。
老师当时就准确点出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体感受,只有视觉效果突出,玩家并没有游戏体验感。我和老师的冲突也就在这里,我一开始怎么样都转不过来思维,想不出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。
所以老师不断帮助我追问内在逻辑与用户参与价值:为什么要做这个?观众能体验到什么?强调我要设定完整的世界观。
晨希作品:Flavors of the Flowing World
后面慢慢通过这种这种刨根问底的方式,倒逼我逐渐完善这些内容:深入研究中国火锅文化的历史与地域差异,后面还像写小说那样,为这个世界观写了很多人物小传和背景”,将原本虚幻的“小世界”落地为蕴含社会隐喻的互动叙事体验。
“第一个项目是这样倒推着进行的,后面再做项目,就能够从受众群体开始慢慢梳理下来,比如留学生孤独感项目,我就有意识到要去针对群体做调研。”
晨希作品:Echoes of Solitude
“在做项目的过程中,老师更多是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,这一点和我在英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,但是梨导师比英国老师更好的一点是,能告诉我一个具体的点,再push我进一步思考。
“数媒没有纯艺那么自由,不会那么自我,而是更以功能性为核心,但到目前为止,我还是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来做作品。”这样的艺术思维也成为晨希跨专业作品的独特气质。
极限申请后的经验tips:
最最重要的就是做作品的时候,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关心这些东西?再去确定要表达的是哪种形式? 不要回避自己在文化背景里的资源,因为其实很多灵感就是存在于自己成长经验里,和自己经历会相关的。 不用害怕作品不完美,我之前也会有这种做完整的焦虑,但我现在觉得作品就是一个过程,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不能学习到知识,把作品讲清楚,不断优化就好,很多东西不可能一步到位,之后可能又有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内容,让这个东西又变一个不同的感觉。| End |
编辑 | 一只梨
图片 | 官网/一只梨/网络
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,
未经允许转载挪用宝牛E配,虽远必🐷
发布于:陕西省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